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重生成小叔子的掌心娇 第143节 (第3/3页)
屋子里,司徒澜将外头的动静看在眼里,直到几方人马相继离开,他才放下窗户,坐了回去。 “公子,他们都走了。”书童将烧好的热水拎了过来,给他泡了杯茶。 司徒澜嗯了一声,继续在书案上写着些什么。“放下,出去。” 书童应了,毫不犹豫的转身离开。 司徒澜处理公文的时候,不喜欢有人在旁边窥视。即便是跟了他数年的书童,也不离开。他是个谨慎之人,对他人苛刻,对自己更苛刻。也正因为这份谨慎,他才能够在官场混的身边如鱼得水,没有任何可以让人诟病的地方。 司徒澜将写好的奏折仔细的研读了一遍,确认无误之后,这才将墨迹吹干,妥帖的收了起来。 自打他调入户部之后,就一直被各方视为眼中钉肉中刺,稍有差池就会落入万劫不复之境。所以,他走得每一步都很小心。 景帝在稳固政权之后,一心想着充盈国库。可若是还遵照祖上传下来的那一套,是行不通的。毕竟,那些制度约束的是平民百姓,贵族们却仍旧享受着优厚的待遇。如今遇上灾年,百姓连糊口都成问题,又哪里会有多余的银钱来上缴国库? 再加上朝中官员众多,且大都是闲职。这些人吃着朝廷的俸禄,却对朝廷没有任何的贡献。等于朝廷白白的养着这些人!景帝有心想裁掉这些庸碌无为的官员,却又不想落人口实,所以这个恶人,就让晋王来做好了。 不过,在此之前,他得想法子说服晋王。此举毕竟伤及到了大多数贵族的利益,得提前说清楚才行。 届时,景帝必会嘉奖。他只要提出是晋王想出的策略,景帝自然会高看晋王一眼。晋王得了好处,便不会再追究他。 也难怪莫老大,刘小侯爷他们说他是个黑心肠的,他确实是如此! 明面上他总是一副替晋王着想的姿态,晋王也的确从中受益了。但其实,他却是在不动声色的让晋王一点一点的失去民心。而那些利益受损的贵族,恨的却只有晋王,不会将罪责怪到他这个幕僚的头上。 就好比,在背后捅了刀子,还让人感恩戴德。 司徒澜的心机城府,真可谓是深不可测。 晋王一开始的确不太理解司徒澜的做法。毕竟,按照司徒澜提出的策论,他的利益也会受到不小的影响。可他还是没能经得起司徒澜那三寸不烂之舌的蛊惑,想着若是能让景帝对他刮目相看,太子之位迟早会落到他的头上,便稀里糊涂的递了折子进了宫。 景帝看完奏折之后,果然龙颜大悦,将随身佩戴的一块龙形玉佩赏赐给了晋王。一时之间,前朝后宫都在私下议论,莫非这是景帝在暗示些什么? 第272章 拈酸吃醋 晋王得了嘉奖,果然心花怒放。任凭底下的人怎么劝,都无济于事,坚定的要帮着景帝贯彻实施新的官制。 “晋王妃,您快劝劝晋王殿下吧!再这么下去,你好些族中的叔伯兄弟可都要丢官了!”黄夫人一大早就来了晋王府,在晋王妃的面前念叨起来。 晋王妃刚出月子不久,正为了满脸的斑点和突出的肚腩发愁。后院那么多的莺莺燕燕,好几个还都怀上了身子,她如何能不心急。 黄夫人倒好,不帮她拿个主意,反倒是拿娘家的那些事来烦她,心里便有些不痛快。“娘,我只是一介妇人,如何管得了这些!” “事关你几个兄弟的前程,你可不能不管!”黄夫人来晋王府之前,就被老太太耳提面命过,务必要让晋王妃劝晋王打消革新的念头。否则,她这个当家主母就不用做了。 老太太偏心小儿子,这是众所周知的。